深度|五四交流会上的面孔:董强——中法文化的摆渡人
编者按
2017年5月4日,北大迎来建校119周年校庆日。在这样特殊的日子,60余位北大师生登上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舞台,在“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讲述——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上,通过视频呈现和现场讲述的方式,分享他们的北大故事。这是当下的北大:从学术到教育,从校园建设到北大情怀,他们将北大发展全景呈现;这也是未来的北大:他们放眼世界、展望明天,发出了北大人响亮的声音——“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官微将精选在五四交流会和视频中出现的人物,通过学者和同学们的讲述展示北大人的风采。今天推出的是“中法文化的摆渡人”——外国语学院董强教授的讲述。
作为200余年来首位进入法兰西道德与政治学院的华人,也是最年轻的外籍终身通讯院士,外国语学院的董强教授常常被称为是中法文化之间的“摆渡人”。
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访法期间,在如今已当选为法国新任总统、时任经济部长的马克龙的办公室内,中方向马克龙介绍了董强获得的各种法国荣誉。马克龙开玩笑地说:“我要向您致敬,我得到的荣誉都没有您多!”
2017年5月4日,“守正创新,引领未来:讲述——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上,来自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的董强教授,成为《讲述》大会的主持人。
董强在讲述大会上主持
缘起法兰西,一见倾余生
上世纪80年代,16岁的董强服从分配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修读法语。彼时的他对自己专业还懵懵懂懂,可以说是在阴差阳错之下与法语结下了毕生的缘分。在北大学习期间,董强的法语天赋便逐渐显露。本科结束后,他以全国统考第一的成绩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赴法深造。
美丽的法兰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土壤为年轻的董强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尽管初来乍到,面临着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但是董强融入得似乎毫不费力,仿佛他本就属于这个国家。谈起其中关窍,董强回忆起自己初到法国的一件轶事:他第一尝试法国人非常喜欢的干酪(法语作“fromage”)时,对“马尿”一般的冲味产生了本能的抗拒,但是他告诉自己,想要成为一个研究法国的专家,就不可以抗拒在法国文化中这么重要的食物,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尝试之后,董强彻底喜欢上了它。“就像人与人之间一样,有一见钟情,也有在不断的接触中作出努力的。美的获得是要一番努力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有差别才有吸引,或许我们无法相互完全了解,但却可以产生很高的和谐。”在中法之间徜徉了数十载后,董强也坦言,其实两国拥有很深的共鸣——比如对生活的诗意的向往,对艺术美的追求——这种共通性甚至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冲突,达到了美好的境界。
旅法期间,董强就像一块海绵,孜孜不倦地汲取。他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环境,将法国人中学时期所学的文科知识补习了一遍,并且乐在其中。他给米兰·昆德拉写了一封信,附上了自己的材料,就这样进入了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成为了这位世界级文学大师唯一的亚洲学生。米兰·昆德拉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老师,他博学而且幽默,常常与学生展开沙龙式的讨论,从文学说开去,音乐、美术、哲学,包罗万象。这段求学的经历使他意识到了在人文社科领域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巨大空间,文学、艺术史、哲学,都在日后成为了他的专业。
董强在法国的奇遇还远远不止于此。据他回忆,因为懂得一些中国茶道,他曾经被法国一家很有名的茶店邀请去工作。而在法国,喜欢茶道的大多是品味比较高的人。短短几天时间里,董强就结识了法国出版界的几位大亨。他们被董强的谈吐和思想深深吸引,而董强也因此融入了这个圈子,通过著名的出版商们,结识了几乎法国所有的重要作家。他因为自己创作的一篇法语长篇小说,与200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一拍即合,相见恨晚。他曾经在法国协助创办“中国蓝”出版社,专注于传播中国文化,沈从文、王蒙、王安忆、苏童等作家被由此介绍到法国。董强的文化“摆渡人”之旅,也由此展开。
两国情难舍,愿为摆渡人
正如海明威所写:“假如年轻时你有幸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法国亦如是。董强有幸在那里度过了20到30岁这段人生中相当重要的时光,如今回想起来,仍是神采奕奕,幸福兴奋难掩:“法国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使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在法国看到了人文的力量,感悟到了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在这点上我很感谢法国,因为在一个人最容易迷失和摇摆的时候,我在那里遇到了能为我指引方向的人。”
而在法国生活了近十三年后,再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董强也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在他心目中,中国永远是特殊的,是亲切的,是伟大的。这里埋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孕育着民族历史的根基。在两种文化的不断熏染之下,董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他要做一个现代的使者,一个摆渡人,在他深爱的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这座桥梁的起点,就是翻译。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董强在北大西语系学习法语时,就经历了国内人文社科界的翻译热潮,大量的西方思想通过译介走进国门,如饥似渴地进行过阅读的董强逐渐感受到翻译对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性。加之旅法期间“中国蓝”项目的积淀,董强做起翻译来游刃有余。董强在2009年推动设立了“傅雷翻译出版奖”,这一奖项每年都会评选上一年度译自法语的优秀中文译作,以资鼓励,为培养新的翻译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董强预见,翻译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假如没有翻译,人类文明可能都无法继续——如今有这么多的问题、冲突,就是因为不同的文明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他相信翻译的力量,它是一部作品的“试金石”乃至“照妖镜”,空洞花哨的语言经不起翻译的检验。好的翻译要达到使双方文化对话的目的。董强有两条翻译的秘诀:一是要传递作品的核心价值,即用最大的感知力抓取原作整体感觉;二是情境化,即让人们能进入情景,在原作氛围中产生共鸣。当翻译者的诠释达到了一定水平,他们与作者的关系将是相互融合、相互依附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家即是对话者,甚至成为文化之间的桥梁。关心翻译事业的董强一直担任“傅雷翻译出版奖”的主席,在他看来,人文社科的翻译者需要提高素养,融通更多学科,才会有不同的境界,“人文社科要有大格局,眼光越大,兴趣越广,就越容易突破。”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情怀和胸襟,在翻译之外,董强也在更多的领域践行着自己中法文化交流的使命。
代表北大向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赠送书法作品
2013年,董强获得法兰西学士院大奖“法语国家联盟金奖”;2014年,他入选“中法建交50年50人”;2015年获得“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在授勋仪式上,法国总理瓦尔斯先生亲自对董强进行表彰,并称:“我代表法国总统,来表彰一位杰出的诗人,才华出众的书法家,优秀的中国文人,法国的朋友。”法国前总理法比尤斯和拉法兰一同出席授勋仪式,三任总理同台授勋,堪称史无前例。这样高规格的礼遇,在董强看来,是法国政府和知识界对自己中法文化交流使者的极大认可。自董强回国以来,每逢法国的政要访华,他都会陪同接待,为他们讲解故宫、长城,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几成惯例。迄今为止,董强已经见过六任法国总统(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萨科齐、奥朗德、马克龙),还译过奥朗德的书。而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期间,法方也特意邀请了精通两国文化的董强参加总统府国宴,并且将他安排在重要的嘉宾席位上。“这并不是说我和政要之间有多么密切的私交,而是我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作为文化的桥梁和使者,与法国缔结的渊源。” 2016年,董强以全票通过的结果,当选法兰西学院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外籍终身通讯院士,再一次印证了他一直以来努力的价值所在。
董强与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终身秘书长达尔科斯先生在一起
情寄未名畔,源头活水来
游走法兰西十三载后,董强也已在北大度过了十多个春秋。作为中法文化的“摆渡人”,他扎根燕园,孜孜探索,积极地在这两种文化之间建设桥梁,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曾经他以为现代中国相比于法国,存在着更多的文化断裂现象,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他愈发深切地感觉到回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也愈发体味到北大人文传承的强大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也将一如既往,以己之力,在这个平台上深化中法对话。对于董强来说,他最自豪也最满意的身份,还是北大教授。他始终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毫不懈怠,从最基础的课程教起,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化的殿堂。而今,董强更进一步地希望,可以将北大的传统与自己个人的治学传统相互融合。他解释说:“在做法语系或者与法国相关的活动时,我都会和人文学苑、文研院联系,不同学科的互通是北大的强项。”2016年10月,董强就曾邀请法国导演扬恩·亚瑟-贝特朗,同戴锦华教授共谈法国纪录片《人类》,三位各有所专的大家基于“人类”的普遍思考开展对话,给北大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和碰撞式启发思考,“这才是北大真正可以挖掘的强项”。
今日之北大已经走过119个春秋,一双甲子尽在眼前。站在新的历史路口,回首来路,展望前途,万千感慨和期许都化为八个字:“内心强大、轻装前进”。在董强看来,北大作为一所高等学府,自建立以来所承载的民族、国家、历史的重任,是在世界范围内都罕见的。这样的重任赋予了北大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笔丰厚的遗产,是北大自信自强的力量源泉。但是在新的时代境遇之下,北大更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不必过分在乎外界的眼光,以至于被压抑和束缚,放下负担,轻装前进,方能走得更长远、更开阔。
嘉宾简介
董强,著名翻译家,中法文化比较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法兰西教育骑士勋章、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法语国家联盟金奖获得者,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荣誉博士,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外籍终身通讯院士。
消息来源:北京大学新闻中心
文字:王伊 王一帆
编辑:沐桐